威尼斯玻璃島・Murano

續上篇《威尼斯嘉年華會・悠遊離島
穆拉諾(Murano) 在威尼斯以北約1.6公里,Colonna位於穆拉諾島的最南端,也就說是距離威尼斯最近的渡口,我們抵達時已近黃昏。
在Colonna下船後,我們往中央的運河走。
矗立在 Colonna 碼頭附近的一座玻璃藝術裝置讓人驚艷,背景是聖米歇爾教堂

公元6世紀前,穆拉諾被羅馬人占據。從6個世紀開始,威尼斯奧德爾佐人(Opitergium)到此居住。穆拉諾海島作為一個捕魚港和食鹽產地逐漸繁榮起來,形成一個商港。從11世紀開始由於居民遷出,穆拉諾曾走過一段下坡路。13世紀穆拉諾由威尼斯執政官(Podestà)管治,與礁湖內其他的島嶼不同,穆拉諾鑄造自己的硬幣。
1291年威尼斯共和國擔心玻璃廠的爐火會引起布滿木屋的威尼斯城發生火災,下令威尼斯的所有玻璃廠遷往穆拉諾。從此奠定作穆拉諾成為七彩玻璃製造業的中心。14世紀,穆拉諾開始出口玻璃製品,以其玻璃珠、玻璃鏡子和玻璃吊燈聞名。15世紀時,穆拉諾還成為威尼斯人的度假地,在島上建成不少宮殿。
轉進運河,眼前展開的即是著名的「玻璃工匠運河」(Rio dei Vetrai)
1291年奉威尼斯共和國政府之令,玻璃工匠們遷居此島以來,這裡便成了製造玻璃的大本營。著名的威尼斯玻璃至今仍被稱為「慕拉諾玻璃」。
我們沿著運河左岸的路(Fondamenta dei Vetrai) 往島內漫步。
河岸路上一間間玻璃工坊兼賣店並立著
穆拉諾的玻璃製造業,稱雄歐洲幾個世紀。由於穆拉諾玻璃大受歡迎,穆拉諾的玻璃工匠很快成為穆拉諾島上的顯赫的公民。而現今,參觀穆拉諾玻璃廠,觀看玻璃師傅現場吹製玻璃製品,已經成為初次到威尼斯旅行的遊客不可少的項目之一,可惜我們來的晚,尊貴的玻璃工匠們早已經收工了。
穆拉諾以製造色彩斑斕的穆拉諾玻璃器皿而聞名於世,特別是拉絲熱塑。在某些玻璃賣店還可以看到吹製玻璃的實況演出,從傳統的花瓶到高腳杯現代的裝飾品等,商品一應俱全,多彩多樣
威尼斯玻璃融合了古代羅馬的傳統以及因東方貿易由回教國傳來的製法。在潟湖區的玻璃製作歷史相當久遠。
中世紀的慕拉諾島上已經開始製作水瓶、大玻璃杯、燈具等。15世紀輕薄透明的水晶玻璃製法引進之後,慕拉諾變成為歐洲各地貴族的憧憬之地。有拉提摩之稱的乳白色玻璃,則是後來研發出來的製法
在16世紀初,穆拉諾的玻璃師發明將原來無色透明的玻璃,按一定的配方製造出顏色鮮艷的玻璃
比如在玻璃中攙入銅或鈷的化合物,製造藍色玻璃。而最著名的穆拉諾血紅玻璃,是按秘方攙入黃金製成的。還有封入有顏色玻璃的蕾絲玻璃等,都是15~16世紀衍生出來的華麗製法
穆拉諾的玻璃師還發明將多層不同顏色的玻璃融合塑造混色玻璃的技術,發明多種多樣高質量的玻璃品種,如水晶玻璃、彩釉玻璃,金絲玻璃,金紅混色螺紋玻璃、多彩玻璃、乳白玻璃和仿寶石璃等。至今慕拉諾的工坊,仍然承襲著這種傳統技法。
連嘉年華會的面具都有玻璃製的,應該只是裝飾品吧?
穆拉諾(Murano) 名義上是島,其實是群島,島與島之間由許多小橋樑連接,形同一島
站在橋上往運河南端回望,聖米歇爾島的教堂鐘樓就矗立在盡頭
繼續沿著左岸往上走,不久可以看到岸邊有一座紅磚大教堂。
聖伯多祿致命堂 (Chiesa di San Pietro Martire) 創建於1348年,屬於一所道明會修道院,最初供奉聖若翰洗者。1474年毀於大火,1511年重建為目前的面貌
威尼斯共和國滅亡後,該堂曾於1806年關閉,1813年重新開放。目前它是該島的兩個本堂區之一。
很特別的是,教堂內有許多穆拉諾玻璃吊燈
教堂往前,對岸有一個廣場 (Campo Santo Stefano),那是穆拉諾島上主要的廣場,也是遊客必訪的景點,廣場上著名的鐘樓是1890年建造的
鐘樓下、廣場中央有一座『藍色玻璃彗星』塑像(Comet Glass Star),這是2007年聖誕節由玻璃大師 Simone Cenedese製作,並於這個廣場公開展示
由Campo Santo Stefano廣場再往前幾步路就走到了「玻璃工匠運河」的盡頭,眼前一片開闊,它交會入一條橫向的大運河。
經由大橋「Ponte Longo」可連結到穆拉諾中央的大島
Ponte Longo橋上往西面眺望
由Ponte Longo橋回望「玻璃工匠運河」的出口,剛才 Campo Santo Stefano廣場的鐘樓就在那裡
要了解玻璃工藝的歷史,可過Ponte Longo橋,沿著「玻璃工匠運河」對面的Riva Longa路走去,再彎到Fondamenta Marco Giustinian路上的慕拉諾玻璃博物館(Museo del Vetro)
可惜這一會兒太陽已下山,博物館也關門了,此時應該是找食物充飢會比較實在。
穆拉諾是吃海鮮的地方,你可以找一家舒適的餐館,好好品嚐一頓義式海鮮大餐,老闆正好整以暇等著你上門
或是找一家有提供露天咖啡座的餐館,很浪漫的在運河邊享用晚餐
說到晚餐,其實我們早另有安排,此刻只能找一家簡餐Bar 暫時果腹。
剛好 Ponte Longo橋頭有一家「Bar Gelateria al Ponte」,進店才發現裡頭幾乎已滿席
我們點了義式捲餅、熱壓三明治,配卡布其諾咖啡
冬天,夜幕落得快,我們填飽肚子出來已經天黑了。
玻璃工匠運河」的商家幾乎都打烊了,整條海巷只剩朦朧的路燈引導著晚歸的遊人
藍色玻璃彗星』在冬夜裡綻放著光芒,但這冷色光反而讓人不由自主的將頭直往衣領裡縮
幸好經過教堂前,有人彈奏著手風琴,熟悉的義大利民謠伴隨著海潮聲迴盪在整條海巷中,頗能溫暖人心。
寒夜裡讓人稍感暖意的,還有另一頭街角的這朵紅色的玻璃大火花
我們搭原線路水上巴士回到威尼斯本島,然後往我們吃晚餐的方向(聖保羅區) 奔走。
威尼斯本島的街上,歌舞昇平才正要開始,到處都瀰漫著歡樂氣氛
除了商店,街上也有各種小攤販,好不熱鬧
我們穿梭過大街小巷,只顧著一味往聖保羅區的方向走,忘了中間還隔著大運河。
隔著大運河看到對岸(聖保羅區) 的「佩薩羅宮」(Ca' Pesaro)
佩薩羅宮(Ca' Pesaro)是威尼斯一座巴洛克大理石宮殿,面對大運河,最初由隆蓋納(Baldassarre Longhena) 在17世紀中葉設計,1710年由吉安·安東尼·加斯帕里(Gian Antonio Gaspari) 完成。大量使用列柱,與隆蓋納更優雅的雷佐尼可宮 (Ca' Rezzonico) , 形成對比。這是隆蓋納設計的最後一棟建築,也是大運河沿岸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目前此處設有威尼斯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現代藝術大師等人的作品。樓上則開設東方藝術博物館,有3萬件展品,主要來自日本,包括礒田湖龍斎、鈴木春信、葛飾北齋等人的繪畫,也有些來自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這些藏品是曾經住在亞洲的巴爾迪伯爵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of Bourbon-Parma, Count of Bardi) 帶回,在19世紀末捐贈給義大利政府。王子去世後的1928年便成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參觀
我們轉向、往大運河的下游(南) 繼續前進。
再次,在黃金宮(Ca' d'Oro) 旁探頭,欣賞波光粼粼中的大運河夜景
餐館大致就在這對岸附近,但我們必須繞路,經由「里阿爾托橋」才能渡過大運河到對岸。
終於抵達「里阿爾托橋」(Ponte di Rialto) ,這是橫跨大運河的第3座橋樑,也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位置大約就在整條大運河的中央,主要是為連結聖保羅區(San Polo)與聖馬可區(San Marco)
橋面比想像還寬敞,橋上的商店其實是有兩排並列,除了橋兩側邊的小通路外,中間還有大通道
幸好這時候大家都聚集在城裡歡樂,橋上已經不像白天那麼人潮擁擠,商店也都打烊的居多。
沒想到商店裡頭還有通道,可以看到屋頂還保留著建橋當時的文藝復興氣息
關於「里阿爾托橋」(Ponte di Rialto) ,可以參閱我在《威尼斯大運河 》篇的詳細介紹。
渡過橋就是被大運河環繞的聖馬可區(San Marco) ,雖然自古以來也算是商業中心,但晚上很明顯就沒有聖保羅區(San Polo)繁華,威尼斯有名的魚市場就在這區。
在魚市場附近巷內的餐廳、酒館等,洋溢著市民的生活氣息,也是吸引許多遊客的地方。不過,晚上魚市場早已收攤,街上一片靜默,除了餐館前還有一點人氣。我們在暗巷內摸索許久,才找到我們的餐館。
Antica Trattoria Poste Vecie』就位於魚市場旁邊,可說是正宗的市場美食餐館。建築物本身古早是作為郵局使用的16世紀古老建築
『Antica Trattoria Poste Vecie』創業於1800年,是威尼斯最古老的義大利菜小餐館,飄逸著古老美好時光的氣氛
第一道菜(Primo Piatto) 魚汁義大利麵(Spaghetti neri con le seppie) ,帶有淡淡的甜味,口味非常輕淡。以墨魚汁烹調的料理是威尼斯的名菜
第二道菜(Secondo Piatto)「炭烤海鮮拼盤」,這裡的菜色以海鮮料理為主,由其立地條件不難了解這裡調理食材的新鮮度,這一點是此店的最大驕傲
待續。。。 




Share on Google Plus

About Unknown

This is a short description in the author block about the author. You edit it by entering text in the "Biographical Info" field in the user admin panel.